2016年7月26日 星期二

【國際勞動】 日本母性騷擾(Matahara)

日本婦女在職涯與家庭之間面對極高的選擇壓力,大多數婦女在婚後選擇離開職場。據統計,在1985年,有67.9%婦女生了第一胎後仍留在正職工作者,但目前比例則降至44.2%。相對的,部分工時工作則從1985年的28.5%上升至2015年的43.9%。


安倍首相於2013年提出「婦女經濟」(womenomics)政策,建立「性別委員會」來支持女性在經濟活動中扮演更重的領導角色,設定在2020年之前達到30%的目標,但目前女性擔任主管的比例僅11%,目標顯然遙不可期。


日本於1986年實施性別機會平等法,婦女勞參率從1985年的53%逐年提升,目前為64%,但男性則為84%,兩者差距甚大。日本性別平等局局場表示,如果婦女勞動參與率提高致男性的水準,則日本整體勞動參與率將成長14%。但因為日本企業普遍認為已婚育子之婦女易受家務干擾,加上婦女本身無法擺脫傳統家庭角色束縛,因此,已婚育子之婦女大都選擇退出勞動市場或從事部分工時工作。


世界經濟論壇調查142個國家職場平等狀況,日本排名104名,顯見日本職場對女性員工仍存在極為嚴重的歧視。日本大阪大學社會學教授Kazue Muta指出,「缺乏對女性的尊重,是日本社會的結構性問題」、「脆弱性就業比例的持續增加,貧窮將如同性騷擾一樣,成為女性揮之不去的問題」。據警方統計,2013年日本性騷擾案件高達21,089件,為2002年的2倍,sekuhara (sexual harassment)一詞成為流行語。而根據非政府組織Matahara Net的預估,日本1/4婦女因結婚或生育而在職場受到不公平對待。雖然日本法令賦與婦女育嬰假的權利,但因懾於公司的壓力,僅17%婦女申請。


Matahara一詞,係maternity harassment的縮寫,意指母性騷擾,反應了日本社會對職場婚育女性的歧視。Matahara Net2014年對外開放,立即受到各界重視。其創辦人Sayaka Osakabe本身即是一個母性騷擾的受害者,曾因加班過長而2次流產,因此對職場女性歧視問題深惡痛絕。她指出,1/2從事非正職工作之婦女受到性別歧視,而護士、教師和辦公室職員等工作也經常受到母性騷擾。婦女在生育後想重回職場,難度極大,其先前的工作經驗完全被抹煞,往往只能屈就非正職工作,這是日本婦女二度就業的難題。


為解決婦女勞工托兒的需求,2013年日本政府增設了20萬個托兒場所,預計至2018年將加倍設立,但日本經濟日報指出,到增設計畫結束時,仍會有2萬餘名兒童等候托育。此外,2015年日本政府又採取工時彈性方式來促進婦女重返職場,其中包括調整工作、所短工時、加強訓練和鼓勵準時下班(每日發給準時下班員工50元獎金),但因日本企業向來有主管未下班則員工也不敢下班的傳統,平均每位職員每月免費加班時數超過10小時,縮短工時並不容易。目前日本白領勞工每周平均工時為60小時,男性照顧家庭時間每天僅1小時,婦女仍是家庭責任的主要負擔者,這正是婦女就業的主要障礙,也是婚後放棄工作比例高達85%的原因。此外,日本婦女往往因其配偶的職務或工作地點調動而被迫離職,也是造成婦女職涯中斷的原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