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9日 星期四

【工運臉譜 ─ 六】姆斯·拉金(James Larkin)




「大人物所以顯得偉大,是因為我們跪著,大家站起來吧。」
The great appear great because we are on our knees: Let us rise.
(圖片來源由Original uploader was Maclyn611 at en.wikipedia - Transfered from en.wikipedia,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3334442)


愛爾蘭與英國之間的歷史愛恨情仇,不僅型塑了愛爾蘭民族的性格與情感,對愛爾蘭工運的調性也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在愛爾蘭正式獨立之前,其工會活動不僅受控於英國政府,也受到英國總工會執行委員會的節制,因而其勞工運動除了在爭取勞動權益外,其實也揉雜了民族主義的濃厚色彩。


英國與愛爾蘭之間長達7世紀的糾葛,始自1169年英國入侵愛爾蘭島。1171年英王亨利二世直接確立了對愛爾蘭的統治權。1541年起,英國國王同時兼任愛爾蘭的國王。


1800年,英國與愛爾蘭簽訂愛英同盟條約,成立了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愛爾蘭被英國完全合併。1916年愛爾蘭首都都柏林爆發了最嚴重的一場抗英行動,史稱復活節起義。1919年愛爾蘭共和軍發動獨立戰爭,最後在192112月與英國政府簽訂英愛條約,允許愛爾蘭島南部26個郡成立自由邦,並且享有自治權,但愛爾蘭島北部的6郡(北愛爾蘭)仍屬於英國。


1937年,愛爾蘭憲法宣布自由邦為共和國,但仍留在英國聯邦內。19481221,愛爾蘭議會宣布脫離英國聯邦;1949418,英國正式承認愛爾蘭獨立,但仍拒絕歸還北部6郡。


理解上述愛爾蘭與英國的歷史關係後,再來閱讀愛爾蘭工運領袖姆斯·拉金(James Larkin)的故事,就容易了解為何工運會牽扯愛爾蘭民軍的武裝鬥爭。


姆斯·拉金(1876-1947)出生於利物浦貧窮家庭,父親為愛爾蘭裔。拉金自7歲起便過著上午就學下午打工的生活。14歲時,父亡,他進入父親工作的工廠當學徒,但不到2年就被解僱。失業一段期間之後,拉金開始了水手和碼頭工人的生涯,並加入獨立勞工黨( Independent Labour Party),從此與碼頭工人的抗爭緊密相連,當時僅是一個未滿18歲的青年。


1903年,27歲已當上工頭的拉金娶了伊莉莎白為妻,生活已算是安定。1905年,他參與碼頭工人罷工,是少數工頭之一,他被推選為罷工委員會成員。雖然該次罷工讓他丟了工作,卻獲得「全國碼頭工人工會」的肯定,因此獲聘為專職工會人員。1906年,碼頭工會指派他到蘇格蘭地區負責組織當地工會,表現極為出色。


1907年,拉金奉派到愛爾蘭貝爾法斯特( Belfast )從事碼頭工會組建任務,進展順利,但因雇主不能接受工會調薪的要求,拉金在7月發動碼頭工人罷工,一個月後,運輸工人和煤礦工人也加入罷工,他結合新教徒和天主教徒勞工一起抗爭,甚至連愛爾蘭皇家警察也被他說服參與罷工。該次罷工行動在11月結束,卻未獲顯著成果,且因意見未合,造成拉金與碼頭工會秘書長之間的閒隙。


1908年,拉金被派到都柏林(Dublin,)地區籌組碼頭工會,結果因違反上級指令涉入一起爭議,不僅遭到碼頭工會開除還並被指控運用工會基金支持非法罷工,結果被判刑一年。入獄服刑3個月後被法官假釋。


拉金被碼頭工會開除後,在貝爾法斯特籌組了「愛爾蘭運輸及一般工人工會」(the Irish Transport and General Workers' Union (ITGWU)),即是今日的「服務業專業與技術人員工會」 (SIPTU).。憑藉著拉金的魅力,此一工會迅速吸納了都柏林等地區碼頭工會的成員,成為愛爾蘭最重要的工運基地,並逐漸與英國工會劃清界線。


1911年,拉金發行「愛爾蘭勞工及人民倡議報」(The Irish Worker and People's Advocate),大力抨擊資本家的不公不義,並鼓吹勞工和市民運動,引起打造「新愛爾蘭」的迴響。此一平台,讓拉金成為知名人物,卻也得罪了資本家,樹敵甚多,雇主認為拉金引進外國鬥爭手段意圖搞垮國內產業,相當激進而危險。


1912年,拉金協助好友詹姆士·康諾利(James Connolly)籌組「愛爾蘭勞工黨」。兩人基於深厚的革命情誼和相同理念,共同領導愛爾蘭的勞工運動和獨立運動,是有情有義的伙伴。1913年都柏林大罷工事件,超過300家企業鎖廠( lockout),2萬多名勞工示範抗議,癱瘓了都柏林的經濟活動,即是由拉金和康諾利共同領導的著名事件。


1913年都柏林罷工事件,是拉金工運生涯最重要的一場戰役,也是愛爾蘭工運歷史的分水嶺。此次罷工活動,嚴格而言,應係雇主聯合以鎖廠為手段,進行清除工會會員的反工會行動,其目的在壓制日漸高漲的工會氣焰。雇主團體以「都柏林聯合電車公司」( Dublin United Tramway Company)為代表,該公司老闆是一個媒體人,也是資本家,向來對工會極為反感,公司於1913815任意解僱40名運輸工會會員,並宣佈隔週將再解僱300名,此舉引發公司員工強烈不滿,遂於826展開罷工行動。電車公司則更進一步要求員工應簽署非工會會員和不參與罷工的保證書,超過400名員工被迫簽署。


隨著雇主採取聯合鎖廠行動的擴展,勞工被迫簽署保證書的情況愈來愈普遍,但大多數勞工並未順服,爭議情勢愈來愈緊張。在罷工初期,英國總工會雖有提供一些財務支援,但根本無法支應罷工所需,主要經費還是依賴運輸工會在愛爾蘭各地的捐款。


在罷工中,拉金遭到主流媒體的醜化,被描繪成惡棍(villain),但拉金並未訴諸暴力,因為他知道暴力只會落入雇主的圈套,而且他也不願意破壞勞工賴以為生的工廠。831(星期日),拉金召集罷工群眾大會,但被官方否准,警力佈署在活動四周,阻攔拉金現身。有趣的是,拉金喬裝成一名又聾又駝的老牧師,順利混進知名的帝國酒店(Imperial Hotel),並對群眾發表激昂的演說。警方見狀立即採取鎮壓行動,在推擠中造成近600人受傷。此一事件被稱為「血腥星期日」,拉金和康諾利都因破壞社會秩序而遭到逮捕。


拉金為擴大罷工勢力,原計畫在英國發動更大規模的同情性罷工,但遭到英國總工會(TUC)的反對,都柏林的罷工被迫於1914年初宣告失敗而結束。拉金為此大力抨擊英國總工會背叛勞工。數月後,拉金前往美國籌募工會基金,被英國政府宣告不得返國。他在美國滯留10年期間,加入美國社會主義黨,也參與了「世界產業工人工會」(the Industrial Workers of the World union)。


拉金一生奉獻於愛爾蘭勞工運動,並參與籌組愛爾蘭民兵組織,將工運與國家獨立運動合流,為愛爾蘭留下許多歷史典範與資產,也讓他自己成為愛爾蘭歷史的一部份。其雕像矗立在都柏林康乃爾街,重現他在1913年罷工時對群眾演說的英姿。雕像高舉雙手,召喚著勞工站起來,聲音穿越百年,依然迴盪在康乃爾街頭。(勞動小編之工運臉譜系列6









◎孟韓


張貼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