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30日 星期二

【國際勞動】 「雙輪經濟」(gig economy)中的勞動議題

最近,英國餐飲外送服務公司Deliveroo與外送人員的勞資爭議案件引起熱烈討論,還勞駕英國政府介入調解。雖然爭議在公司高層出面道歉後已然平息,但此一事件凸顯英國「雙輪經濟」中如何捍衛勞動權益的問題,值得討論。


英國Deliveroo公司自2005年成立至今,業務覆蓋全球五十個城市,與逾五千家不同的餐廳合作為客戶提供外賣服務。去年(2015)年11月正式在香港、新加坡、墨爾本、悉尼和杜拜投入服務,業務在短時間內從歐洲擴展到亞太及中東地區的重要城市。目前在台灣雖尚未設立據點,但不排除如uber一樣在台搶占地盤。


「雙輪經濟」(gig economy)一詞常見於英國勞動市場的相關文章,其真正的意義係指就業市場中部分工時和自僱作業者,而非字面上的雙輪。由於僱用彈性的快速增長,英國勞動市場中從事部分工時和自營作業的勞工人數愈來愈多,其就業安定與工資保障問題也愈形嚴重。此次Deliveroo與外送人員的勞資爭議案件,只是冰山一角。 Deliveroo的外送人員,大部分為自僱工作者,交通工具自備,保險自負,公司原採時薪制,每小時工資為7英鎊,外加每件1英鎊的津貼,後來公司改採案件計酬,每件支付3.75英鎊工資,並要求員工重新簽訂契約。此一薪酬制度的改變,引起員工的反彈和7天罷工行動,造成公司服務中斷。後來公司執行長出面解釋新制並非強制性措施,員工可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狀況的工資計算方式,爭議始告平息。 此一爭議,涉及Deliveroo外送人員是否適用最低工資保護問題。根據英國商務部官員表示,除非法院認定外送人員為自僱工作者(self-employed),否則其薪資不得低於「國家生活薪資」(national living wage),亦即每小時7.2英鎊。此一問題與uber公司的司機究竟是否存在僱用關係的爭議類似。


其次,Deliveroo爭議案件的發生與集體行動的展開,學者認為與社會媒體(social media)的運用有關。由於Deliveroo外送人員各有其外送區,員工各自獨立作業,彼此之間的聯繫極為有限,基本上不易形成集體行動 。但因網路社群的便利,讓員工可以輕易經由社群交換意見,逐漸形成單一聲音和展開集體行動,終而讓公司改變態度。學者認為傳統工會在面對新科技和網路時代,必須加強工會的網路連結能力,才能突破多元僱用形態下勞工結社的障礙。


此外,工會使用新科技進行罷工行動的表決,目前仍受到法令的限制。英國總工會努力多年,企圖以數位投票取代集會投票方式議決罷工行動,仍遭政府反對。此一難題如何克服,仍待工會繼續努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