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0日 星期三

【工運事件簿 ─ 二】1912年紐西蘭威希金礦罷工事件(The Waihi miners' strike)

威希(Waihi)是紐西蘭最南方的小鎮,被視為紐西蘭的「金礦之心」,是淘金者的夢幻之城,也是金礦工人寄望翻轉生命之地。如今,雖然金盡人散,靠著停擺的礦坑遺蹟,轉型為觀光小鎮,仍可吸引一些遊客前來一探褪色的淘金歲月。不少到紐西蘭南方旅遊的台灣人,還會順道到此一遊,但通常不會留下甚麼令人驚豔的印象。如果從勞工運動的歷史來閱讀這個小鎮,或許多少還可以感受到餘留的歷史厚重與溫度。


威希金礦罷工事件前,紐西蘭的勞工運動已呈現快速擴張之勢,紅色的「紐西蘭勞工聯合會」The New Zealand Federation of Labour獲得勞動階級的可觀支持,成為當年主導勞工抗爭的社會力量。威希金礦工會即是該聯合會的成員。

發生爭議的遠因在於企業漠視勞工對惡劣勞動條件的申訴,任由礦工在隨時可能塌陷的職場作業,加上通風不良粉塵瀰漫,礦工罹患塵肺症的人數日增,企業卻未提供任何的補償,不滿情緒不斷堆疊,等待引爆。而造成罷工的導火線則是公司涉嫌介入部份坑車駕駛另組工會的行動,踩到工會的紅線。雖然公司極力否認涉入工會事務,但大多數礦工仍認為公司意圖打擊工會,於是於19125月發起罷工行動。


罷工初期,由於非工會成員的礦工認為罷工行動過於激烈,基於現實的生計考慮,並未參加罷工行動,因此生產作業並未受到嚴重阻礙,而警方的態度也極為慎重,並未採取過度的干預。罷工二個月後,保守黨贏得政權,新首相威廉.馬謝(William Massey)宣告強烈反對「秩序之敵」(enemies of order),警方態度轉趨強硬,並展開警方調動和佈署,一場逮捕關押的肢體衝突終於爆開。警方出動了當時全國警力的10%進行鎮壓,逮捕約60名罷工者,結果卻激怒了更多礦工加入罷工行動,勞工聯合會對激進的罷工者已失去控制能力,「 世界產業工人組織」( Industrial Workers of the World)取得罷工主導地位。


191210月,礦坑重新開放,公司大量引進替代人力,形成罷工者與工賊(scabs)的對抗局面。同年1112日,一群由湯瑪士.強斯敦(Thomas Johnston)帶領的非工會礦工與警方聯手對工會展開攻擊,遭到工會份子弗瑞德.依凡( Fred Evans)擊斃,而依凡也在衝突中被警方毆傷致死,寫下「黑色星期三」(Black Tuesday)事件,而罷工者則潰散逃離小鎮。


這起罷工事件並未獲得溫和勞工的支持,形成嚴重的「勞勞之爭」,而工會激進份子弗瑞德.
依凡在死後被視為英雄,受到後人的悼念,也算是死得其所。在百年之後閱讀這段礦工罷工的歷史,我們看到早期勞工運動背後的政黨操作和國際激進組織的介入,讓我們再次體認工會與政治之間無法割裂的複雜連結。(勞動小編之工運事件簿系列2



◎孟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