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1日 星期四

【工運事件簿 ─ 三】加拿大郵政罷工(1965-1997)紀要

在網路未掘起之前,郵政服務是傳遞情感與訊息的主要載體,從事郵政工作的勞工人數相當可觀,工會的規模也相當龐大,罷工的威力更是驚人,而罷工造成的損失也不是經濟數字所能涵蓋。此外,由於早期郵政業務大多公營型態,因此罷工的主要對手是政府,其中涉及的政治槓桿,更是工會必須面對的兩面刃。


1965年至1997年,加拿大郵政工會(the Canadian Union of Postal Workers)發動19起重大罷工事件,各有其因、訴求與成敗。以下謹擇要整理如次:


一、1965年罷工此次被視為加拿大最大規模的野貓式罷工(wildcat),參與者包括政府雇員,結果爭取到公務人員的集體協商權。此一結果,比美國公部門員工享有集體協商權早了五年之久。


二、1968年罷工此次罷工,造成美國郵政停止受理寄往加拿大的信件服務,所有信件一律貼上「禁運郵件,退還寄件人」( embargoed mail. return to senders)的白色貼紙。而加拿大國防部則成立「緊急郵件投遞服務」(Emergency Canadian mail delivery),處理國內急迫性民間郵件,是一種替代人力的運用,但連軍方都出動,足見罷工造成的影響有多大。此外,加拿大進口協會(The Canadian Importers Association)則對其會員提供國際郵件服務,從加拿大到美國水牛城、紐約等地皆有服務窗口,展現民間企業在公用服務中斷時期的自救能力。


三、1974年罷工1970年代初期,加拿大郵政開始進行初階自動化,以機器處理郵政分類,並從女工居多的郵遞區號分件部門開始,由於女性勞工時薪僅2.94美元,低於男性職員的3.69美元,加拿大郵政工會於是提出薪資協商,但不被當局接受,工會遂於419-26日發動野貓罷工,聯邦政府將爭議案件交付仲裁,結果裁定女性郵件編碼人員與男性職員同酬。


四、1975年罷工此次罷工為合法罷工,從10月下旬到122,長達45天。工會主要訴求為郵政自動化應保障工作安全,確保全職工作職位。結果如願獲得政府承諾。


五、1978年罷工此次罷工發生於1020,原係合法罷工,但因聯邦政府於隔日即通過「返回工作」(back-to-work)法案,強制工會結束罷工,但工會主席並未服從,被依藐視國會(convicted of contempt of Parliament)關押獄中2個月。


六、1981年罷工為期42天的罷工,結果爭取到帶薪產假(maternity leave.),郵政工會成為聯邦雇員中第一個為會員爭取產假的工會。


七、1997年罷工郵政工會為爭取調薪和工作規則,於1119發動45000人的罷工,同樣造成郵件禁運美國的結果。但因國會又針對本次罷工通過「返回工作」(back-to-work)法案,罷工於125結束,工會訴求並未達成。為表達工會對國會干預的不滿,工會向大眾宣告寄件免貼郵票,工會保證義務送達,以示對大眾容忍罷工造成不便的回饋。工會此舉固然只是一種技術性杯葛行為,卻可看出工會的創意。 從以上由同一個工會發動的七起罷工事件,時間橫亙了30年。雖然談不上歷史縱深,但從時間系列進行研究,仍可看到工會在不同時間剖面所遭遇的不同問題,以及勞資之間動態進行的對抗與妥協。只要科技不斷創新、經營環境不斷變動,乃至於政治生態不斷更迭,工會就得面對新的問題和挑戰,並從中學習如何永續生存。
(勞動小編之工運事件簿系列3



◎孟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