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1日 星期四

2016年3月30日 星期三

【政策小評】「雄」辯之外

每週正常工時40小時既是國際勞工公約的標準,全球各國大都已實施,台灣的經濟發展程度已足以支撐這樣的基準,早已是「應然」且「實然」而「未然」的一件事.....

【工會現形】工會之「家」

一個基層職業工會,會員人數逾3000人,算是有規模的組織,卻在章程明定理事5個,監事1人,如此設計的「眉角」在於容易掌控,

2016年3月28日 星期一

2016年3月26日 星期六

【國際勞動】越南勞資爭議上升

越南勞動部副部長接受越南經濟時報訪談中指出,20162月止,勞資爭議50件,其中最大規模的罷工是寶成集團。

【國際勞動】婦女在伊拉克新勞工法中獲得歷史性勝利

在國際勞工組織(ILO)的協助下,經過女性工會幹部三年的長期努力,伊拉克婦女終於在新勞工法中獲得公平對待,

【工會現形】會員重疊,工會虛胖

一個基層工會加入2個或3個地方總工會,一個地方總工會加入2個或3個全國性總工會,

2016年3月25日 星期五

【國際勞動】柬埔寨工會法改革引起全球產總的關切

2016323,全球產總(IndustriALL Global Union)寫信給.柬埔寨總理,表達對該國工會法修正案限縮工會行動的關切。

【國際勞動】國際勞工組織對卡達(Qatar)下達修正勞工法的最後通牒

國際勞工組織(ILO)鑒於卡達政府長期以來漠視國際社會的建言和施壓,不願正視其勞工法令違反國際核心勞動基準的問題,323通過對卡達政府下達最後通牒,要求一年內完成勞工法改革和有效進行勞動檢查,否則將於明年3月啟動調查委員會(Commission of Inquiry)的調查行動。

【工會現形】誰是假勞工

經營企業卻不掛名負責人或經理人,避開了資方身份,由家人或公司高階主管擔任同業公會理監事,自己則努力經營職業工會,問其何故,

2016年3月24日 星期四

【國際勞動】南韓勞動市場改革計畫

為改善南韓勞動市場兩極化和青年就業問題,透過企業人力資源之調整,提升國際競爭力,南韓政府以堅定的決心致力於勞動市場改革,甚至不惜與工會決裂,也要徹底翻轉目前已然被嚴重扭曲的情勢。

【工會現形】還好,沒有帳冊

一個工會理事長被人檢舉浮報公費,調查人員依法約談,要求出示帳簿,該理事長表示工會財務不佳,所有收入都用於人事費和辦公費,不足部份還得自掏腰包補足。

2016年3月23日 星期三

【工會現形】交不了棒與不想交棒

一些企業工會理事長建議取消連任一次的限制,理由是找不到有意願和勇氣接手的理事長人選。

【國際勞動】馬來西亞宣佈新的外勞規費

321,馬來西亞宣佈新的外勞規費,凡赴馬國工作的外勞應繳交每年1,850令吉( ringgit)的規費,

2016年3月22日 星期二

【國際勞動】南韓現代汽車的薪資封頂系統(the wage peak system)

南韓現代汽車日前要求工會同意儘速實施員工薪資封頂系統,俾利於公司擴大雇用年輕勞工,為青年世代提供職涯發展機會,但工會仍未同意。

【工會現形】免費入會

天下有沒有白吃的午餐?當然有。參加上級工會免繳會費就是一例。

2016年3月21日 星期一

【國際勞動】香港1/6外籍家事勞工遭強迫工作

據「香港正義中心」(The Justice Centre Hong Kong)最新調查指出,1/6香港外籍家事勞工遭強迫工作,而遭剝削的比例更達66.3%,濫用情況嚴重,其中還涉及人口販運(human trafficking),但官方否認其事。

【國際勞動】南韓工會代表可能參與地鐵經營管理

南韓首爾捷運(Seoul Metro)和首都高鐵(Seoul Metropolitan Rapid Transit Corp)合併後,依公司與工會的暫時協議,兩家工會代表將有權參與公司管理委員會(management council)的運作,並對公司的人事事項及其他管理決策發言與表決,這是南韓國營或市營企業指定員工
為管理成員的首例,其未來成效如何,言之過早,因為這份暫時協議仍待月底工會大會決議通過才會生效。

【國際勞動】2015年南韓失業給付增加4.3%

據南韓就業暨勞動部統計,2015南韓申請失業給付人數39萬人,失業給付總金額達3909億韓元,較上年同期增加467億韓元,增幅4.3%,但申請失業給付人數減少4000人。

【工會現形】搞工運還是在搞笑?

 一個城市成立了超過30個號稱總工會的勞工團體,究係代表工會組織自由化,還是工會自由分化?那些工會「頭人」是在搞工運還是在搞笑?不過讓人佩服的是,這麼多總工會的名稱竟然可以做到不重複,還真有創意,但也因此讓人搞不清楚誰是誰。

【國際勞動】龜速拉近性別差距

據國際勞工組織(the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 )最新研究指出,20年來,總體性別差異僅拉近0.6%,依此龜速,想拉平性別差異估計還需70年。女性勞動參與率是重要的指標,目前兩性是50%:77%,差距極大。

公告

「勞動視界」原本構想是一個分享勞動影音和紀錄片的平台,後來因條件不足而改變內容,未料竟與另一優質「勞動視野」平台的中文名稱僅一字之差,英文名稱則完全相同,不敢說是所見略同,就算是巧合吧。